top of page

在地玩具文化導覽

盤中戲
15cm

盤中戲又名鬃人,始於清代,鬃人的材質採用膠泥、高粱桿等,臉譜的勾畫身材比例均精細考究,底部有一圈豬鬃毛,將鬃人至於銅盤中,並敲打銅盤,鬃人會旋轉舞動起來,配上說書人精采故事,堪稱一絕。

 

台灣玩具博物館重點珍藏現今盤中戲唯一傳人北京國寶名師包大成先生之作,包含偶身的重量及其造型都是及為考究,在清朝不用動手偶身即能打出京劇中的旋子是一個非常吸睛的表演技藝。

盤.png
先12.png

50年代大型神像尪仔仙
20*27cm

台灣早期最具有特色的玩具,是台灣最土生土長的原創童玩,非延續任何地區淵源,具有台灣玩具獨特性。

早期半浮雕圖案全由人工手繪。多以神話及民間故事為題材。初期多作為牆面掛飾裝飾用途,因深受孩童喜愛,而逐漸成為童玩。

50年代原汁原味老尪仔仙,部分材質為賽璐璐(賽璐璐為塑膠普及前廣泛用於玩具等之材料),保存不易,現已極為罕見,可謂台灣國寶級童玩。

50年馬糞紙製尪仔標

早期尪仔標為馬糞紙製作而成,紙質纖維粗糙,現今已相當少見,尪仔標可說是台灣最具特色的經典童玩之一。

圖片1 888.jpg

小雞啄米
約直徑17cm(不含握把)

50年代的小雞啄米充滿了濃濃的台灣情,運用下方球帶動小雞,小雞便能自動輪流吃米,模樣相當可愛。

 

雞因其閩南話諧音,在台灣傳統觀念中象徵著『家』的概念,承載小雞的木板為甘蔗板,由於早期台灣盛產蔗糖,運用現成榨完糖的甘蔗纖維板,製作為孩童手中把玩的小雞啄米,可以由童玩看見早期台灣人早期創造力及纖細的童玩巧思。

50年代國民童玩具,翻板的進化版。

 

利用紙材質輕、容易取得的特性所製作出來頗具巧思的玩具。而且紙張保存不易,格外珍貴。

50年代翻花梯
30×7cm  24×5cm

圖片2-014.png
圖片2-011.png
圖片2-0190.png

70-80年代 飛天太空車
玩具王國時代玩具代表

 

DSC04885.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