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分享: Blog2
搜尋

三分鐘逛逛線上玩具博物館,國民童玩:尪仔仙扁扁,小時候的零用錢都在這裡啦

已更新:2021年7月25日


身為台灣最原汁原味的原創童玩:尪仔仙 幾乎在不同時代的童年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各式各樣的名字 還有各異其趣的玩法 唯一不變的是共通的玩具趣味 每個人回味起小時候的那份純粹 一起來看看每一個世代台灣囝仔共同的童年回憶:尪仔仙

小時候的零用錢都變成了尪仔仙的模樣

尪仔仙可以說是一個最能代表台灣囝仔童年的國民玩具之一 怎麼說呢 隨著讓孩子一搏手氣的抽當 轟動了整個柑仔店糖果及玩具產業 尪仔仙也隨之成為孩子童年時的社交貨幣 身上背著一大串 根本就可以說是孩子界中行走的玩具富翁 而且尪仔仙的遊戲過程中 也有讓孩子玩樂中學習的功能性 可以訓練孩子手部小肌肉及手眼腦協調 並且可以進行團隊互動與策略/賽局博奕 「會玩的孩子最厲害」 因為遊戲本身就是一種模擬小小社會的綜合練習

但你知道一開始尪仔仙不是玩具嗎? 最早的尪仔仙 其實是掛在牆面上裝飾用的吊飾 商人看準孩童們的愛好,而逐漸成為童玩 50年代原汁原味老尪仔仙 部分材質為賽璐璐 因賽璐璐內有添加樟油 導致玩具易因樟油揮發而龜裂 保存相當不容易 現已極為罕見,可謂台灣國寶級童玩 但近年收藏界竟然也開始出現復刻版偽裝的老玩具 有在收藏尪仔仙的玩家要格外當心 .


五零年代國寶級原汁原味尪仔仙,大約25cm高的千手觀音尪仔仙,早期50年代半浮雕圖案全由人工手繪,多以耳熟能詳的神話人物及民間故事為題材,後來商人開始開發出:天霸王等等各個大小SIZE的尪仔仙

早期五零年代尪仔仙背後都會刻上角色名字,這尊為封神演義中的人物殷蛟

最接地氣的童玩:尪仔仙各地玩法、叫法大不同

50年代的小尪仔仙就這樣席捲了整個孩子圈 隨便兩個孩子蹲下來,拿著自己的王牌尪仔仙 每一個王牌尪仔仙都有他自己的成功攻略跟勝率 有的尪仔仙還會偷偷先用打火機燒彎,後來還有的用立可白加厚 就可以開始相互鬥智鬥勇 於是也衍伸了許多玩法跟不同地方的叫法

還能怎麼玩? 最常見的當然就是簡單刺激的:誰的尪仔仙疊在對方尪仔仙上就獲勝

台灣玩具博物館現場自由操作的尪仔仙,常常可以看見爺孫PK或是父子決鬥的名場面,這樣很好,在玩博不分長幼,都是彼此的玩伴

另外

也有一些早期不同玩法 每位小朋友站在指定線上 背對後方牆面距離大約1.5公尺左右 用反手背對朝著後方磚牆拋擲過去 利用反作用力比誰的尪仔仙在所設定的範圍內 彈的「最近」(也就是力量控制的最巧最精準的)獲勝 還有 有著小圓孔的尪仔仙 被當時的孩子一個個的串起來 有時候也會順勢被當成毽子來踢


每個地區、年代對它的稱呼都不太一樣 來我們簡單的整理了一下 區域可能不是那麼完全分出界線(畢竟孩子搬家、人口流動阿等等因素) 北部地區:【鬥片】【拚拚】【ㄅㄧㄚˋ公】 中部地區:【翹牌】【翹盤】 南部地區:【扁扁】【吐牌】【塑膠鬥片】【躲避仙】 東部地區:【漏計ㄤ啊(台語發音)】 眷村稱法:【化學】 早期:【動物仔】【尪仔仙】【翁仔仙】

每一個時代的尪仔仙都有不同造型 玩具就是最接地氣的庶民文化 所以每一個時代都會有那個時代最人氣的偶像 商人們就會把他們通通做成尪仔仙 五零年的上面有一個小圓孔 造型比較樸質,有時候是身邊熟悉的生肖或是神話寶塔寶劍之類的 後來開始有了半透明這種大家熟悉的尪仔仙塑膠材質 開始有一些飛機阿、英雄人物、布袋戲等等 有部分還會有小圓圈 但也開始流行沒有頭頂小圓圈的拚拚了

再後來就開始七零年代 隨著電視老三台開始普及 卡通人物變成最大宗的主流 當下最流行誰,誰就會出現在拚拚、扁扁上 從無敵鐵金剛、鋼彈、哆啦A夢、頑皮豹等等 後來也有皮卡丘、柯南



大概只要端出你小時候那一盒尪仔仙 看是誰鎮守你的鉛筆盒 我們就可以知道你是哪一年級的台灣囝仔




3,009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